【大江新闻】赣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
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(通讯员 邹雄刚、王雨宸、王诗琪)近日,赣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“星火亮路”与“璞玉润乡”两支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深入江西赣南革命老区于都县段屋乡,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。赣科学子们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,以行动赋能乡村振兴,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淬炼理想信念,将创新活力播撒于田间地头。

红色根脉寻初心,革命精神铸忠魂

实践之旅在于都河畔的“长征第一渡”纪念馆启程。队员们通过珍贵的文物和史料,重温中央红军集结出发的壮阔史诗。随后,他们相继探访潭头村、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、红三军团旧址及红一军团旧址。在段桂秀老人家中,队员们聆听了跨越世纪的革命爱情与坚守承诺的故事,深受感动;重走祁禄山红军长征小道,崎岖的山路让队员们对“草鞋丈量万里征途”的艰辛有了切肤体悟。“璞玉润乡”队在寒信村农家书屋开设“红色经典研读角”,通过经典研读与交流研讨,深化理论认知,夯实信仰根基。旧址无言,精神永恒,一场场沉浸式的红色教育,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课堂。

非遗匠心传薪火,乡土文化润乡情

实践队深度融入当地文化,探寻非遗魅力。在赣南省苏政府旧址,队员们沉醉于高亢悠扬的客家山歌,亲手体验了古法酿酒技艺的醇厚。“星火亮路”队员俯身学习非遗草鞋编织,在一挑一捻间感受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。两队队员共同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客家擂茶制作,研磨间体味着独特的待客之道与生活智慧。“璞玉润乡”队聚焦文化遗产活化,深入寒信古村开展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调研,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,为乡土记忆传承活化寻策问计。青年学子们的参与,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的温度与活力。

青春服务暖基层,赤子情怀系民生

服务的身影活跃在乡村的各个角落。环保领域,“星火亮路”队化身“河小青”,开展梅江净滩行动,清理沿岸垃圾;“璞玉润乡”队则协助村委巡江并发放防溺水宣传单,共护水域安全与生态环境。敬老爱老方面,两队队员携手走访慰问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脱贫户和留守老人,在代际对话中传递关怀,传承红色基因;在车溪乡养老服务中心,实践队队员贴心服务为老人们送去温暖。针对乡村老年群体信息不畅问题,“璞玉润乡”队在寒信村初心讲堂策划“青春筑反诈”活动,以情景剧、互动讲解等形式揭露诈骗手法,为老人筑牢“钱袋子”防线。关爱儿童方面,两队分别在围上村、寒信村开展“凝聚青春力量·守护童心港湾”活动,以知识游戏与温情陪伴,点亮乡村孩子暑期时光。

智汇田野助振兴,经管学子显担当

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助力乡村发展。“璞玉润乡”队深入段屋乡杜田村富硒水稻示范基地参观学习,探索科技兴农的“富硒密码”。队员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,开展“云助三农,农韵悠扬”电商直播助农活动,化身“新农人主播”,走进直播间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,为拓宽销售渠道、激活乡村经济注入了新动能。这种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实践,充分展现经管学子的创新思维与责任担当。

脚踏红色沃土,心系万家灯火。赣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“星火亮路”与“璞玉润乡”实践队的赣南之行,是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,也是一次生动的青春实践,更彰显经济管理学院“精益求‘经’点石成金”党建品牌的强大力量。队员们不仅丈量了长征路上的精神坐标,在革命传统中汲取力量;也守护着非遗文化的根脉,在乡土情怀中涵养初心;更以青春智慧服务基层,用赤子之心温暖“一老一小”,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。这趟满载收获的旅程已将振兴种子深植队员心中,未来,“精益求‘经’点石成金”党建品牌将持续发力,深化党建与教学、科研等工作的融合,助力这些种子生根发芽,为续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贡献青春力量。

媒体链接:https://tt.jxnews.com.cn/news/2755162?app=jxttn&uid=167442&jxttn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