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先进党员】应杰:青春奋楫正当时,不待扬鞭自奋蹄

编者按:在红土地上孕育的赣南科技学院,处处涌动着信仰的力量与奋进的激情。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,展现校园先进党员的精神风貌,激励全体师生砥砺前行,我们将通过系列报道聚焦那些在教学科研、管理服务、志愿服务等领域默默耕耘、勇挑重担的优秀党员,讲述他们以初心践使命、以行动显担当的动人故事,让更多人汲取奋进力量,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赣南科技学院而不懈奋斗。

应杰,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11班学生,自入学以来,他始终秉持经世致用的学习态度不断奋进。“学以经世致用,能而报效家国”是他四年求学凝聚出的精神财富,为他的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,未来,他坚信自己还将带着这份由家国情怀铸就的精神力量,继续不待扬鞭自奋蹄。

一腔赤诚,少年壮志系山河

从高中珍藏至今的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《红军长征史》《中共党史》,一路陪伴他走进赣南科技学院,度过了四年青春时光。书中那些故事——梁家河窑洞里的奋斗青春、长征路上不灭的信仰火炬、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——深深浸润着他的心灵,点燃并熔铸了炽热的家国情怀。初入大学,面对被调剂至采矿专业的现实,他也曾感到困惑与迷茫。然而,当思政课堂上那句“青年要把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前途命运”如晨钟般敲响心扉,当“中国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”的严峻现状映入眼帘,他心中再无犹豫。毅然放弃转专业的机会,他选择扎根于采矿工程,以矿业报国作为自己深沉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奔赴方向。

一以贯之,书山勇攀摘星志

应杰始终相信“学问勤中得,笃行方致远”。作为学生党员,他深知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,更是党员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四年来,身为班级学习委员,几乎每堂线下课他都端坐在班级的最前排;作为图书馆的常客,身影遍布了图书馆每个角落。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,让他连续三学年加权成绩位列专业第一,大学四年平均绩点稳居专业榜首。扎实的学习积淀让他累计斩获7项校级综合奖学金,更于2024年荣获国家奖学金;2025年获评第十三届赣南科技学院十佳大学生与2025届优秀毕业生,并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。他坚信,比起奖项与荣耀更具价值的是“求知” 赋予他的精神财富 。

一往无前,格物致知践真知

应杰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认真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。作为学生党员,他深知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行动中。他组织同学开展学习讨论、互帮互助活动,共同提高学习成绩;他关心同学的生活和学习,及时帮助同学解决遇到的困难。在疫情期间,他积极配合各隔离在外的老师完成线上线下联合教学任务,为延迟返校同学直播各科课程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担当。

他曾参加家乡“上栗义警”社会实践活动,跟随杨岐乡派出所社区民警走街串户几百家,走访 7 座村庄,巡逻百里辖区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看到了基层民警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。他辅助民警走访群众、宣传网络反诈知识、维护社会治安,在基层烟火中读懂了责任与担当。他说:“党员就是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,在实践中锤炼党性。”

一鼓作气,青云直上研峰顶

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,应杰不仅自己努力备考各科目,还积极主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、分享备考经验。他常说:“党员不仅要自己积极进取,同时也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前进”最终他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取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。从金沙湾到满井园,从赣科到北科,他始终记得那些在图书馆背书的清晨、在自习室演算的深夜,都因背后有家国情怀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——它们像无声的锚点,让追梦的船没有因困境压力偏离航向。未来,他将延续采矿人的精神,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好河山。

一秉初心,赣科学子奋追先

四年充实的赣科求学之旅,赋予应杰最珍贵的精神财富,并非荣耀与学业成绩,而是以感恩之心凝聚的家国情怀。作为青年中共党员,他坚信,人生最高尚的追求当如共产党人的红色信仰,这信仰让他的青春充满昂扬斗志,激励着他以“经世致用”的学习态度在学海中奋楫追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