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制造与材料工程学院开展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——文化赣鄱行”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

本网讯:近日,智能制造与材料工程学院“夏乡”筑梦实践队为前往南康区蓉江街道西街社区,以“青年躬行乡土,传承创新助振兴”为宗旨,开展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鄱感恩奋进——文化赣鄱行”思政实践活动,在非遗传承中守护文化根脉,在红色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,在社区服务中践行青年担当,用一场扎根大地的实践之旅,生动诠释“牢记嘱托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

非遗匠心遇青春:在传统工艺中筑牢文化根脉

非遗传承是实践队触摸文化根脉的首站。队员们走进上垅村腐竹制作工坊,在弥漫的豆香中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对话。工坊里,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完整展示了腐竹制作的选豆、浸泡、研磨、滤浆、揭膜、晾晒六道核心工序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代代相传的智慧。选豆需挑本地优质黄豆,浸泡时长要随季节灵活调整;石磨研磨的豆浆经多层纱布细细过滤,才能倒入特制大锅升温;当温度精准控制在特定区间,豆浆表面凝结的油皮便到了揭膜的最佳时机,老师傅手持竹棍以精妙角度卷绕油皮,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;刚成型的腐竹还要及时转移至通风处,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晾晒策略以防变质。

(实践队参观腐竹制作工厂)

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,实则蕴含着对时间、温度的极致把控和独特操作技巧,是机械化生产难以复制的精髓。“老师傅眼神里对火候的敏锐判断,是现代设备无法复刻的财富。”实践队员在实践中深有感触。队员们意识到,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,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,青年一代有责任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,让古老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。午后的田间劳作则让“粒粒皆辛苦”从课本诗句变为真切体验,弯腰拔除杂草时指尖的泥土触感、汗水滴落田间的灼热温度,以及农民伯伯因协助而舒展的眉头,让队员们深刻理解“实践出真知”的深层意义——青年当以躬身实践打破“纸上谈兵”的认知壁垒,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双手触摸生活。

(实践队在上垅村打卡合影)

红色基因润青春:在革命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

追寻红色足迹,传承革命精神是实践队的重要课题。在旭山公园的红色长廊里,一幅幅珍贵图片、一段段详实史料,将南康的峥嵘岁月徐徐展开。队员们驻足在记载着革命先辈事迹的展板前,认真聆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:无数南康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洪流,用热血与生命践行信仰;南康工农运动先驱陈赞贤的事迹尤为令人动容,他领导赣州钱业罢工展现非凡魄力,任县长时心系民生造福百姓,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始终坚守信念,以“解散工会字不签”的决绝捍卫心中理想。

(实践队在陈赞贤生平事迹展合影)

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与衣冠冢前,队员们低头默哀,深切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的先烈。这一刻,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安宁形成强烈共鸣,让大家对“初心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“红色长廊上的每一组数字、每一个故事,都在诉说着先辈的奋斗与牺牲,让我们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”队员感慨道。大家一致认为,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铭记历史,更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,让先辈的信念在新时代青年身上延续传承。

社区服务砺青春:在民生实践中践行担当使命

深入社区、服务民生是实践队的核心行动。在西街社区,队员们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化的志愿服务活动,用青春力量为社区发展添砖加瓦。针对育儿留守群体,实践队通过“问卷+访谈”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调研,不仅系统收集了相关数据,更深刻洞察到这一群体面临的复杂困境——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与留家照护者的心理状态紧密相连,亟须社会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,为完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。

(实践队员在西街社区发送调研问卷)

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,实践队策划了充满温情的“石绘传情”活动。队员们准备好五彩画笔与光滑鹅卵石,引导特殊群体通过绘画释放情绪、表达自我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有人勾勒绽放的花朵,有人描绘翱翔的飞鸟,有人用彩虹色铺满整个石面,原本普通的鹅卵石在画笔点缀下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。作品分享环节中,参与者们勇敢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,一句“感谢党和国家护佑”的朴实话语,传递出在时代温暖下对自我成长的坚定信念,让现场充满温暖与力量。

(实践队在指导居民们作画)

(实践队与居民们的合影)

此外,实践队还为社区小朋友们开设防溺水与急救知识讲座,用实物演示、互动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,让“智慧求助”“安全第一”的理念深入人心;在社区清洁行动中,队员们手持工具清理零散的小广告,在分工协作中体会环境维护的辛劳,用汗水换来了社区街巷的清爽整洁。“我们带着帮助的初衷而来,却在与大家的互动中被他们的乐观与坚强深深打动,这是一场双向滋养的成长之旅”。队员的感悟道出了志愿服务的真谛。

(实践队正在铲除社区小广告)

实践尾声,队员们帮助特殊人群,分工协作打扫房间、整理物品,让原本略显凌乱的屋子变得窗明几净。总结会上,队员们细数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,从非遗传承的思考到社区服务的体会,从团队协作的成长到责任担当的觉醒,深刻认识到青年的价值不仅在书本里,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这场“文化赣鄱行”,让“夏乡”筑梦队在行走中感悟使命,在实践中成长,更让“牢记嘱托、强国有我”的誓言在乡土间落地生根,成为激励队员们未来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。